广西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您的关注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金海科康

热门关键词: 天然水蛭素 蚂蟥素

做好这3件事,或可远离颈椎病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4.14

一、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这4大恶习是祸首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颈椎病在国内的发病率为17.3%,这项数据打破了大众印象中关于颈椎病的“老年专属标签”,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暴露无遗。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间盘突出和邻近软组织对椎动脉、神经和脊髓等部分形成压迫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患者往往会有肩颈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因双下肢痉挛而行动受限,甚至是排泄失禁、瘫痪在床。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有颈椎长期积累的慢性劳损、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不良姿势、不良睡姿、缺乏运动等等,其中颈椎不良姿势和睡姿则是颈椎病年轻化的主要根源。

1、慢性劳损

在成长过程中,不当活动、工作负担、不良习惯、体力劳动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对颈椎造成劳损,比如:肌肉韧带损伤、髓核脱水、纤维环境变性、颈椎退变加速等等,这些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向颈椎病发展。

2、退行性病变

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会导致颈椎失稳,有可能引发骨质增生,严重时颈椎间隙狭窄或椎间孔狭窄,也是颈椎病的病源之一。

3、颈椎不良姿势

在进行各类活动时,不当的颈椎姿势会给颈椎带来磨损,比如玩手机长时间低头、葛优躺看电视等等,还可能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容易导致颈椎变形,尤其是生长发育期间更要注意。

4、不良睡姿

睡眠时一些错误的姿势也会损伤颈椎或者导致颈椎变形,比如:垫高枕头容易使颈椎变形,趴桌子睡容易因压迫损伤颈椎,要尽量改善。

5、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一方面比较容易增加因不良姿势和睡眠姿势损伤颈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颈椎缺乏锻炼,影响骨髓和神经(脊髓 会由上而下,流经7块颈椎骨,到达胸椎、腰椎、骶椎),也有可能诱发颈椎病。

提示:颈部脊髓严重受损有可能导致截瘫,因此日常一定要保护颈椎,多锻炼。

二、出现哪些症状,可能判定自己得了颈椎病

颈椎病一旦发作,可能影响到颈椎各部分组织和脊髓,引发各类症状,而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也有所差异,一定要区分清楚。

1、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颈部肌肉的僵硬、酸痛,常集中在肩颈、肩胛、脖子后方等区域,影像学检查一般会得出颈椎反张、生理曲度变直等结果。

颈型颈椎病症状轻微,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发展也可能成为其它更严重的颈椎病,因此可视为所有类型颈椎病的前兆或早期,同时会伴随着颈部肌肉劳损。

2、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是大脑的供血通道之一,当颈椎发生骨质增生,对椎动脉形成压迫,就会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

患者因大脑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眩晕耳鸣、天旋地转晕倒在地(意识清醒)等症状,有时也会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症状。

3、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部脊髓和肩膀、手臂等部位内部都有细小的神经相连,而这些神经的源头就是脊髓中的神经根。当神经从脊髓出发,穿过颈椎时,却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受到压迫,这种情况就叫做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往往会有麻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受影响的神经连接哪里,症状就集中在哪里。一旦颈椎病变严重,导致神经全部受影响,那全身多处部位的感官和运动能力都将出现障碍。

4、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往往是骨赘增多、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等压迫骨髓引起,一旦脊髓受损,有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功能性损伤或症状。

患者往往会出现脚底发软无力、双下肢行动笨拙、排泄异常和失禁、男性性功能障碍、胸腹部束缚感、双上肢肌肉萎缩不灵活等等症状。

5、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刺激到周围组织内部的交感神经,引发的就是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往往自我感觉复杂,难以表述,有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心烦意乱、恶心呕吐、耳鸣心慌等等感受。

三、日常如何保护颈椎?

颈椎一旦出现任何症状,都要及时检查,积极治疗,以免引发严重后果,但是颈椎病可大可小,最好的方法是做好日常保护,降低疾病风险!

1、不伤颈椎:远离不良姿势

改善日常行走坐卧的姿势,尽量避免给颈椎压力或可能损伤颈椎的姿势。睡觉一方面要注意场所,注意提高睡眠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睡眠姿势,选择适合高度的枕头,避免给颈椎造成慢性劳损。

2、量力而行,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体力劳动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或导致慢性劳损。同时建议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尤其是针对颈椎保护的活动,要多做。

3、3个动作缓解颈椎疲劳

湖南省人民医院骨科崔乐护师介绍:3种活动有助于缓解和改善颈椎疲劳。

第一、颈项争力,右手在胸前、左手在背后,一边将手掌推向左边,一边将头向右转到极限,保持3-5秒,随后换位再来一次。

第二、头手相抗,双手背在颈后,十指交叉,手向前用力,头向后用力,保持3-5秒。

第三、仰头望掌,双手掌心向上举过头,十指交叉,向后仰头看着手背保持5秒。

全国服务热线

400-127-6833